close
如何下這個標題,我思考了好一會兒
注意Patrick舉動:準備偷襲媽媽--一回頭聽到爸爸出聲"ㄣ"--行蹤敗露了,偷笑偷笑!
**********************
今天Andy媽咪突然找我
原來是和先生發生點兒爭執...
起因乃小兒發燒一事
Andy昨發燒,而平常看診的中醫診所恰巧休診
所以Andy媽咪希望老公帶他們到外縣市一間朋友推薦的中醫師那兒看診
Andy爸認為都發高燒了加上路程因素,希望那就近西醫小兒科治療及退燒
大致過程.....
後來媽咪自己帶著Andy出遠門就醫
返家時看著先生在網路留言板上宣洩怒氣:用很生氣的口吻在抱怨著...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作?
其實這種兩難的答案很難抉擇
通常我會觀察小孩的活力、精神、食慾及睡眠來做個綜合的決定
不過,發燒對身為家長的我們的確會相當擔心
明知道病毒感染初期2-3天體溫會起伏不定
明知道發燒是身體正啟動免疫系統和細菌病毒作戰
明知道不會燒壞腦子
明知道過量或無意義的西藥對小孩身體不佳
知道這麼多,就還是擔心
後來我和她聊到
有時要轉換一下立場想,先生他也是擔心才會生氣
加上普遍大眾都認為要西藥退燒
況且又是在小孩不舒服情況下
當然更加生氣了
上週搭皮的便車時
皮也和我聊到發燒實中西醫看診的觀點
以她的例子:
她看得出先生的擔心,所以主動告訴先生
「如果下回遇到,你不放心,希望我帶去看西醫,也請你告訴我讓我知道你擔心。」
這樣夫妻之間的怒氣就沒了
和大家分享
夫妻之間常會為了教養的意見分歧起口角
我也不例外
仍需多溝通再溝通
有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
換成自己實會怎麼作?
這門課-我仍在學習摸索中
我也不例外
仍需多溝通再溝通
有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
換成自己實會怎麼作?
這門課-我仍在學習摸索中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