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下來是想提醒自己,養育小孩不只是要滿足她的生理需求(吃、睡...),也應該要關心他們品格的形塑
希望藉此養成良好規矩及作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
父母能提供的只能到他長大...成年後的小孩是要成為社會的"棟樑",而不是社會的"廢物"
或許有人說:小孩各有自己的命,無需擔心過多。這種「聽天由命」被動式的想法,我無法認同
做父母的與其現在辛苦點外小孩件立良好的界線
讓小孩有可遵循的方式來掌控自己的生活及行事
在步向「長大」路程中,能更趨成熟、穩重、平安、快樂
***************************************************************************
以下內容是自己花了2個月時間完成,如需轉仔請告知,所有內容均出於
作者:亨利‧克勞德博士及約翰‧湯森得博士
譯者:吳蘇心美
出版,台福傳播中心
p.8
如何用倒的界線來培育孩子,就可以避免許多痛苦。....就可以避掉許多成人掙扎的問題
孩子並非天生就接受規範
界線清楚,孩子會培養出幾個特質:
1.對自己是誰有清楚認知
2.知道自己該負甚麼責任
3.有抉擇的能力
4.了解自己做了很好的選擇,事情就會很順利;反之就會吃苦頭
5.知道有駔主能力為基礎才可獲得真愛
p.38
榜樣
有別於教導。他們藉由觀察...不管好懷照單全收模仿你...他們"領悟"你的界線,勝於"受教"於你的界線
p.50
消耗精力
當我們軟弱下來,準備放棄對孩子的堅持時他們能馬上感覺出來---這是可怕的事情。
愈晚開始認真執行設立界線,
p.56~62
教導現實原則:
「心理上負面關係性結果」-如;愈來愈生氣、讓對方內疚,通常不會激發人去改變。這種改變只是曇花一現,徒增那人心裡壓力。
「現實的結果」:如:痛苦、損失時間、喜愛的東西...。會有真正的改變
是誰覺得可惜?
寧菱和內容會改,但法則依舊
當孩子做了壞的選擇,要對他損失給予同情,避免落井下石。
善用因果律
p.71~73
獎賞和後果
獎賞:獲得新技能、特殊的表現
不應該獎賞:作一般年齡要求的工作(如.生活技能)、做別人期望你去做的事(如.工作)
p.81
要讓他看到他的態度是怎樣傷害自己和別人,要教導他身處團體裡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其中滿足需求,然後你要以親身經驗來跟進你的教導,幫助他看到這些事情的真實性。
例如:你可以說:「莫利,你如果不能等到弟弟講完話就插嘴,就必須等到明天才可以講你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情。雖然我們很想知道你學校發生的事,但需要學習輪到你才講。」
這會幫助孩子ㄈ發展尊重他人感覺的態度。
p.83
要用確認、只是和經驗來將條庭功能塑造到他們心理
確認:使他們知道,無論現實與否,他們的感覺是真實、可信的
指示:告訴他們表達生氣或自我意願並非不合宜,但要有方法來處理感覺,...你苦以以尊重的態度而不是命令的方式說出來,就會得到更多特權。
經驗:讓他們知道,如果行為仍然不洽當,就樣成受後果,而當他們....反之給予讚美。
p.95~102
能力、無能及界線
學習適當的運用能力,會幫助孩子培養界線,成繩的人知道他們有能力勝過是甚麼,無法勝過的又是甚麼...
孩子所面對的第二個問題,就削弱了他的能力椅至無法操練已經擁有的能力。....上帝給我們的能立,不是要人去做想做的,而是要我們去作好的事情、對的事情。
做父母的都有和孩子「權力鬥爭」鮮明記憶。....如作家事、穿衣服、你給他的限制、交友...當你要開始上低所託付的神聖任務時,臉皮要厚一點才行。
孩子需要了解,他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
我沒有能力 |
我有能力 |
不靠別人就生存下去 |
選擇要依靠誰 |
做任何想做的事 |
作我能做的事 |
避免承受後果 |
調整自己,把所要承受得後果減到最低 |
避免失敗 |
接受失敗,並在期中學習和改進 |
拒絕依賴:孩子不喜歡人家提醒他,說他除了自己以外還需要別人,他們小要自己作決定,解決自己的問題....
有兩種依賴
職責上的依賴、關係上的依賴
職責上的依賴:是又關孩子拒絕去做生活中該負責的任務及工作。....不要讓這種依賴成為可能,而是要讓他感受到"破產"的煩惱,才有助於他找工作
關係上的依賴:我們需要上第級與他人連結的需要。...需要助長並鼓勵孩子這種關係的依賴
就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幫助他市立系統來見立時間和精力的界線,並讓他知 到,同時做太多事情就會出毛病。例如:你讓他做個實驗,設計一份比你真正要求還多的計畫,...你要讓他自食其果,這樣的話,是「他」而不是「你」在選擇他的命運。
逃避承受後果
會掩飾他那犯罪的心思,這想法是自然的,就像亞當和夏娃一樣。孩子透過撒謊、講理由和曲解事實來逃避懲罰。
孩子需要透過控制自己的行動來避免後果,當他們認為可以逃避被逮時,就不會注重自我約束,...結果培養出來不是成熟的品格,而是病態的性格。
讓「誠實」作為家中較話基準,對不成時要設下強硬的限制。
在所有「不順從」的後果理,要把欺騙的後果定得最嚴厲;而任何說服的言行中,要將「誠實」給予最家的獎勵。
孩子坦白時要為他慶賀,讓他經驗到「活在欺騙的黑暗中,比活在揭發一切的燈光下,來得更為痛苦」。
逃避失敗
需要學習位他所失去的完美傷心、接受他的式敗,並從中有所學習及成長
要開導孩子,不要讓他存有「我可以逃避失敗」觀念,要讓失敗作他的朋友,可以和他談到自己曾經作過的蠢事;..
留意不要給孩子印想你喜歡他完美的哪一面,勝過平凡、缺失一面
和他人談到小孩時,除了他成就之外,也要包括他懂得承認自己失敗的那個特點,這些話會讓孩子了解的
p.103
幫助孩子不要有那種以為可以控制別人的妄想。
試圖控制他人 |
你的回應 |
如果我哭得夠久就會得到玩具 |
你用講的再跟我講一次,但我會決定要部要買給你,但是哭的後果必定是「不給」 |
我可以用大叫和生氣來威脅你 |
你的怒氣的確會乾忍我〞奧是件大事情。 |
我可以不必裡會你要我清理房間的要求 |
我不會在多跟你講一次,你只有15分鍾時間,過了時間,你就會失去和朋友玩的雞會。 |
用這樣的方法,幫助孩子放棄他們想要控制你或別人的願望。
第一次或第二、三次..會試圖抗拒你給的限制,不但不相信你真的會這樣做,可能還加上憤怒。
要堅持下去,孩子認知你的界限當真實,你就可以冷靜的和他們討論這件事
控制和影響是兩回事
需要學習別人做他認為重要的事
p.107
同情他訣獨無助的恐懼感、...挫折感、...ㄘ敗的擔心。當你處在他控制你的企圖時,「同理心」尤其重要。告訴他:「經歷這過程時,我可能會生氣或受傷害,但我不會走開,無論如何我都匯在這裡-即使我不同意你,有是一樣必須為你設街界線。
緊急狀況下對很小小孩說:「你馬上給我停下來!」-這種命力有時是必須的,但最好事說:「我不能強迫你停下來,但可以告訴你,如果你不停下來會有甚麼後果!」
可以提供選擇和後果,來幫助他們做選擇。
做個能自由做決定的父母-不受控制的人,不讓孩子的反應來左右你的選擇
幫助孩子擁有自理能力
p.112
尊重別人得界線
好的功課:
不傷害人
尊重別人說部的權利,而不粗暴對付他們
尊重一般限制
接受別人與她分開
糾正方法在於同理心、腳正,然後要他知道後果。
如果糾正後他向你道歉,充份自我調整,並且回改的話,這個孩子就學到尊重為何物。若是...部糾正..變成她說話的模式,那就應該承受些後果。
我們要盡可能將後果和他對的籤范連結再一起,因為這是一種關係上的侵犯。
同理心和持守限制,是避免這2種極端的解決方法,可以說詞來武裝自己
*我了解你一定狠受挫
*我了解,我也不喜歡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我敢說你一定覺得自己很沒用,音位其他孩子都出去玩了
尊重與所愛的人分開
他們的空間:給孩子自己單獨的房間
p.114~115
身為父母自設借現,就是要孩子「內化」的界線,孩子若不尊重你的界線或限制,當別人說"不"時,他們就不會尊重。
實例.....母親限制,小孩不接收間的討價還價對話...
「約定就是約定,我不要再多談」
「你是個大笨蛋,甚麼事都不懂....」
不要煩惱,剛勘使攝借線的時候,正常的孩子都是很自然討厭這些限制,...是正常過程,但讓它持續下去就不正常了。糾正的方法在於同理心、矯正,然後要他知道後果。
同理心和矯正
「比利!我聽見你在罵我,若你以更尊重的態度和我說話,我會樂意傾聽。我不會聽一個叫我笨蛋的人說話,如果你對某些事不高興,請你換個方式和我說話」
「比利!我知道你現在很不高興。但是當你叫我「笨蛋」時,你想我會有甚麼感覺?」(等他回答,讓他想想別人的感覺)
如果糾正他以後,他向你道歉,充份自我調整,並且悔改的話,這孩子就學到尊重為何物。反之,就應該讓他承受下面這些後果。
後果
我告訴過你不要那樣對我說話,我不聽你那樣說,是因為它傷害到我的感覺。所以請你現在到房間去,想想看有甚麼更好的說話方式。
請註意,我們要盡可能將後果和他對人的侵犯連結再一起,因為這是一種關係上的侵犯。...至終結果就是因他的行為而失去與別人接近的機會。
媽媽保留了「自由」「選擇」、「負責」這三個要素
比例學到拙劣人際關係行為所帶來後果:
1.傷害到別人
2.要為人際關係付出代價
p.124~131
同理心和持守限制,是避免...:可以
*我了解你一定很受挫
*我敢說你一定覺得自己很沒用,因為其他孩子都出去玩了
*我了解,我也不喜歡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孩子很快會學到,反抗既未移動你的限制也沒得到你的反應
尊重與所愛的人分開
提到的就是幼兒期的功課,逐漸增加與父母分開時期...當孩子被人擱在一旁,不給予即刻回應時,都會哭鬧和抗議
如果做父母的,對這種有意的分離不適當屈服,而讓孩子控制他們的話,就是在教導孩子他們很不好的功課 (個人覺得翻譯的不好)
應該意思:如果父母對孩子哭鬧都給予不適切的回應,那們孩子就學回用哭泣來換取父母的注意,無法培養良好的品格-"哭了不抱、不哭才抱"
孩子也需要與你分開
教他們尊重你和他的分開,給他們適合年齡的自由,不論學步期..幼兒期..學齡期
他們的空間
給孩子自己單獨的房間
教導孩子清理並保持房間適度整潔,年紀愈大則學匯管理自己空間
如果找不到東西,不要幫他解圍
他們的時間
只要不會讓孩子陷入險境,就應該讓他在是何年齡的限制下,掌握自己的時間和選擇。
時間上給他架構,架構裡面,孩子可以選擇如何使用。
例如:主要學習,就是玩耍時間結束,上床的時間已到;學齡兒童則:做完功課才可以完;青少年必須管理自己的時間,這些限制會使他們把時間運用的更好
錯誤地處理時間,要讓他們為此承擔後果
時間的限制為有在你讓它們對孩子成為「現實」的一件事時,才會變得真實。不要撈叨、不要太常提醒他們!你不是時鐘,你所要做的就是,就是確定他們懂得看時間,告訴他們甚麼時間會發生甚麼事,然後讓它們做準備。....例如:可能會少吃幾餐、不准外出,或上學遲到...等。幾次下來,他們很快就學會時間管理。
他們對朋友的選擇
所選擇朋友很危險彆須採取行動。找出另她沮喪或氣餒的模式,或是他之所以被動的問題所在
你喜歡別人那樣對待你嗎?我不會想要和那種不尊重我意見的人在一起。
你喜歡他甚麼?我通常不會喜歡和那種事是要順他意的人在一起。
你與他們分開
不但還孩子要學習與你分開,大人也是...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讓他們學習「媽媽要看書,現在不是玩的時候」
「我知道你的話還沒有講完,但是我已經聽夠了,我現在要想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去玩吧!」
p.155~168
成長包含著痛苦;並非所有痛苦都帶出成長
「有時候我也不想去公作,但是我必須去!」
不讓孩子痛苦控制你的行動-凡管教的是,當時不覺得快樂,...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
把你的痛苦和孩子痛苦區分開來
幫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乃是要與好的痛苦結盟
教導孩子受苦是件好事,要作出雖然難過但繼續向前的榜樣;要對孩子覺得「做對的事情很難」寄予同情,然後仍然要求他們去做
「我了解....生活是艱難的,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到。」
確定這種痛苦是讓人成熟的痛苦:評量是挫折性的痛苦?受傷的痛苦?有所需求得痛苦?幼兒要先滿足所需
孩子學會看重生命中的痛苦,而不是逃避時,就是準備好腳決他們的問題。
p.178~179
主動回應界限:孩子主動回應界限的態度,是從被動反抗借現中慢慢成熟的。以下這些例子是可以幫助孩子發展這種...
從「認明」問題,超越到「解決」問題。孩子需要知道,他的反抗只是認清楚問題,不是在解決問題。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他需要以這種感覺去激發自己採取行動...並在可行解決之道當中選擇最好的一個。
雖然同情但要讓他知道,唯一結束問題的方法,就是自己去解決。
如:「我知道你對需要關掉電是去做功課很生氣,做功課當然不向玩樂那樣有趣,但是你如果為了電視和我爭吵,就是選擇一整個禮拜不看電視,我不認文你想這麼作,因此,你有方法來讓我知道你對要關掉電是很失望,但還是去做我說的事情嗎?」
試驗過幾次後....從經驗中肯定...
請記得,父母的工作不是讓他喜歡離開電視去做功課,奶是鼓勵他負起責任來做對的事情。
父母要幫助孩子發展主動回應界線裡面的「贊同」那一面...當孩子"覺得"苦以安心表達反對意見時,也會更有開放的心胸聆聽你的教訓。
p.182~183
通常在你對孩子被動反抗借線的態度,語以同理心但不讓步之後,才會有這種改變。
父母可以幫助小孩達到這種成熟界線...當小孩處在被動的「反抗模式」時,要記得認可她的感覺,但仍堅持你的限制和他承擔的後果,然後說:「你知道嗎?你愈和我爭吵,就愈少時間去做你愛做的事,然後你就得上床去。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很樂意現在就停止爭論,然後你可以去玩,你認為呢?」
p.243~
step1.看到三件事實:孩子並不完美、問題表向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時間不是萬靈丹
step2.插上插頭充電:互援關係,如配偶、討論小組、group...
step3.個人先在界線裡成長:自己也要身體力行
step4.評估和作計畫:孩子年齡成熟度、自己資源 (生活環境、配偶狀況...)
計畫:設計計畫書,自己及小孩都看..問題、期望、後果...
step5.提出計畫
平靜時刻時提出
採取贊同而非反對立場:告訴他這過程不是要強迫他去做某些事,或是因為你生氣。要告訴他你看到生命
step.6要貫徹始終:緊要關頭,件匙去直行的後果是多麼重要的事
預期孩子會有的懷疑和試驗:要容許孩子一再地試驗
讚美孩子的調適
調整及改變
******************************************
寫到這兒覺得累了....花太多時間,以後自己在書上話重點應該比較省時
下一本目標...為婚姻立界線 (已經訂購了,還沒到手 等待中...)
感謝老公口頭答應:願意花時間閱讀這本書 (在此留下伏筆,以免他反悔 >.< )
一起為婚姻生活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