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生了老二後,上班出門對我而言是種挑戰
也唯有經過這種歷練
讓我深深體悟
讓小孩學會打理自己,學會為自己負責是一件作父母重要的課程

還沒生老二以前,上班出門前打理好
自己
只要盯著老大作、來不及就幫他穿衣服盥洗就好
但我錯了
這樣一昧的幫他
除了讓自己陷於遲到混沌中
也讓小孩失去自我成長及自我學習的機會
如果你目前懷孕中,或只有一寶,而你又有計畫要生2個或以上的父母們
適時放手讓他們去做去嘗試一切都比我現在處境還來得早

很後悔沒能讓Charmy在我生老二前學會並做好這些
好一陣子的日子
為了趕著上班
我一手忙著打裡Patrick餵奶、餵食、更換尿片
還得大聲提醒Charmy得完成常規
緊繃高峰期是Patrick一歲以前得在家完成早餐那段時期
那時氣質、風度、和顏悅色...對我而言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咆哮、憤怒"一點也不陌生

使用過的方法
一、累積幼稚園"加錢"及取消遊戲角的規定
和幼稚園老師約定
從設定7點起床到規定時間完成常規來計算當天所得分數以決定學校獎勵或獎懲
那陣子實施效果還不錯
小孩為得到老師的獎勵,會很積極完成
不過,Charmy得失心太重,好幾回只差了些微時間就會斤斤計較
為此考量,就暫時取消這樣的規則

 

二、林奐均"沒有部受教的孩子"中提到的K.I.C.K.方法
我也試過,不過同時搞定2個小孩
我無法做出"立即"的懲戒
這樣效果當然大打折扣
與其不一致,到不如不用
我會選擇在較洽當的時機點才運用
所以,這套方法我只會用於一開始的"耳提面命"階段

 

三、設計常規表:將該完成的常規列出讓他勾選以提醒自己
紀錄單尚設計如下:
常規     分鐘內完成
是否完成:刷牙、洗臉、換衣服、家居服、
喝水 / 收杯子
出門前動作     分鐘內完成:穿外套、穿鞋子、幫忙關門、幫忙按電梯...
效果還不錯

為此我還特地設計一份放學後回家常規
舉凡整理書包、作業、更換家居服...等

用餐部分:也設計一份常模表
例如:用餐不離席、收拾碗筷、飯後自動打掃餐桌下地板...等

DSC01415  

四、上述這些還搭配"毛毛蟲印章"獎勵集點  (詳見天下出版社: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 p.168)
完成一隻毛毛蟲印章集點可以兌換或滿足他部份需求
例如:看一場球賽、去戶外遊玩、吃subway、買本雜誌或書...
因為他的要求不過份,而且這些都是我們原預計要和他一起執行的獎勵
只是設計好圈套要他跳入
所以,讓他主動參與,並一起規劃內容
約定反而更貼近大人及小孩所需

DSC01414  

當然,小孩不是一學就會、不是一教就懂
得時時刻刻提醒
有時,大人難免有情緒
所以,這幾天開始
我會讓他體驗自己的行為所導致的後果 (參考為孩子立界線一書部分作法)

以昨天為例
早上一起床已經預告過時間
他仍然我行我素翻閱著雜誌而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只好使出time out絕招:今天我心情還不錯,他大哭著,我心情並未被影響
沒刷牙即出門
到校時除了雙眼紅腫之外還夾帶著滿嘴臭氣
這個令他不愉快的感覺
有些大人可能會犯:「早就告訴你了ㄡ!所以...活該」諸如此類的話
這只會讓小孩覺得你在和他宣戰
 
我不會因此落井下石
而是以同理心站在他的立場說:我知道讓你這樣狼狽到
學校,你應該很難過
我們一開始就說好,7:30一定要出門,否則媽媽會遲到
你也同意,只是很可惜動作不夠快,你覺得明天遇到時要怎麼辦?


將問題拋向他,讓他自己想到更好的方式去解決
除了要小孩接受這樣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再者,我也削減他晚上和大人共讀的時間
提早5分鐘熄燈
和爸爸研究棒球雜誌是他最近的樂趣
希望讓他有所體悟

做父母的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
做父母的有義務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必須改變
這年齡層的小孩
用簡短易懂的方式讓他了解
比長篇大道理還來得有效
加油了Charmy
也提醒我自己  加油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talie lin 的頭像
    natalie lin

    natalie的傲慢與偏見

    natalie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